网站首页 榜样力量

杨密婷,以爱为特教孩子撑起一片天·四四

发表时间:2023-08-31 来源:信都文明网

导读:“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近期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进行深入采访,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并在河北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当代人》微信公众号《“双争”榜样》栏目陆续推发。我市作家围绕我市先进人物典型,积极创作,展示出我市“双争”榜样力量,提升我市“双争”影响力。



 “双争”榜样 

 杨密婷

640 (25).jpg杨密婷,女,1966年7月生,中共党员,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密婷倾情奉献特教事业,以先进理念带领师生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专业引领特教发展,推动学前康复、送教上门、联合办学等多项工作开河北省乃至全国先河。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好人”等荣誉。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杨密婷,以爱为特教孩子撑起一片天


四四


Helen,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火炬之光”;它常见的翻译音译为“海伦”,意味着灿烂的、发光的,而被叫做“海伦”的人通常务实,阳光,精干,独立。

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密婷的微信名就是“Helen”。的确,正如“Helen”这个单词所蕴含的美丽而又广博的意指一样,她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表,并且有着独立的人格品质、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坚定的人生信念。

十几年前,在我人生最失意之时,我曾无数次徘徊在邢台市钢铁北路539号。那是一个肃穆、静谧,散发着特殊光芒的神秘之处。我知道里面居住着一些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脑不能思的折翼天使,他们或发育迟缓,或多动自闭,或肢体残疾……然而,有另一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具备超强的爱心和恒心的人守护着他们,为他们打开一道道对于原本遥不可及的希望和梦想之门。那时,我也迫切想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个。囿于一些不可名状的原因,我最终也没能走进去。我想这或许是注定的遗憾。但机缘巧合,十几年后,我获得一个走近它,探寻它,感受它,了解它的机会。我即将展开叙述的主角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所学校。但这个人是这所学校的一校之长,她是灿烂的、发光的,像火炬一样,她正点燃着全校一百多名教职工的热情和信念,引领他们践行“以生为本,和·爱花开”的办学理念,为那些陷于黑暗泥淖中的折翼天使点亮心灵的光芒……

那天下午,骄阳似火,热流凝滞,我如约来到钢铁北路539号,一位看起来一直等候在门岗的中年男性接应了我。简短寒暄之后,他带我跨越一个不大的操场,朝着南楼走去。我注意到,这个操场最外圈是砖红色的塑胶跑道,里面有小小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所有地面均被人工草、硅PU地面材料覆盖着,这会大大降低运动伤害。我暗自揣想特教学校果然与众不同,把工作做到了细微处。一个戴着眼镜、五官精致、颇有风范的女性迎上前来与我握手,凭直觉,她应该就是杨密婷校长。

杨密婷,河北省首批教育家型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省特级教师……她精研覃思、守正创新,探索出“特殊教育学校开放办学”的策略,凝练出“以生为本,和·爱花开”的办学思想,使“和·爱”文化弥漫校园,使学生残缺的生命得以绽放,使教师平凡的工作得以焕发光彩……

2008年9月,繁忙的开学季,杨密婷接受组织安排,任职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之前她是电厂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对于特殊教育,没有任何了解,也没有深刻认识,有的只是模糊的好奇和怜悯。面对身份、责任、工作内容和性质的巨大改变,她没有着慌,也没有退缩,而是以火热的激情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

没有学习过特殊教育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会手语,不能和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万事开头难,难也要坚持,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无阻向前行。为了尽快深入并了解老师和学生,她决定每天中午在食堂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向他们学习手语,探寻他们的需求,捕捉他们的愿望。第二天,也或者是第三天中午,她发现一个小女孩怎么也不肯吃饭,任凭生活老师们轮番耐心地劝慰,故作愠怒地吓唬,小女孩始终对于眼前的饭菜无动于衷。那时,杨密婷也和其他老师一样手足无措,他们并不知晓那个幼小的残缺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几乎没经过考虑,她把她抱起来,放到自己腿上,一勺一勺地把食物送到她嘴边……小女孩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脸上露出了天真清澈的笑容。出于母性,出于爱,她毫不费力地找到了进入孩子内心的途径。是的,身有残缺的孩子更需要母爱。那时,她深刻地感觉到被需要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随着和孩子们接触的日益增多,她越发感觉这些孩子有着比身体健康的孩子更为丰富细腻的感情,他们能够精准地感知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表现得胆怯、腼腆,但他们懂事,也有着坚强的毅力和美好的梦想。

杨密婷到来的那一年,学校只有简易的三层小黄楼和一排小平房,校园内也不像现在这样满铺着人工草和硅PU地面材料,而是地道的泥土地。两个多月以后的一个下雨天,她走在泥泞的校园中,一边走一边想事情,只见一个培智的孩子手拿两块红砖急匆匆奔她而来,走到她跟前,也不说话,径直把两块砖铺到她脚下。她顿时感觉一股暖流从心间升腾起来,烟雾般袅绕着,一直到如今。如果说成年人的爱往往带有目的性,那么孩子的爱,特别是有着某种身体障碍的孩子的爱当是滤掉了目的性的纯真无邪的爱。他克服了内心的羞怯,走到你面前,铺好砖头,完全不是因为你是校领导,只是由于他对你的喜欢和信任。

她坚信一个道理:奉献爱,必然收获爱;爱他们,必然也会得到他们的回馈。纵然,真正的付出从来不奢望回报,于她,是因为体验到了被需求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才更加热爱当前的这个职业,也更加愿意在此交付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广阔的一片净土,等待她去发掘,去开采,去播撒种子……

“他们真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爱,他们有无限的可能,他们能够改变命运。”这是杨密婷重复过多次的话。从不了解到了解,从略微恐惧到喜欢,从偶尔想到放弃到安下心来舍不得离开,她每天都是在感动中度过的,被不抛弃不放弃的老师们和不气馁不松懈的孩子们感动。正是他们点燃了她奋斗的激情,督促她在这项具备救急性、再造性和崇高意义的事业上砥砺前行。

以女性的敏感,或者是校领导的特殊身份而衍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杨密婷敏锐地感知到了老师们普遍不够自信,他们在大多数时间和场合不愿意公开自己特教学校老师的身份,也不愿意和家人及亲朋好友谈论、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就好像他们从事的是天底下难以启齿,甚至蕴含着羞辱意味的工作。事实上,这完全是个悖论,甚至是一种荒谬。他们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最荣耀的事业,因为他们要比普通学校的老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耐心、智慧……然而,因着一些人的不理解,他们时常遭受偏见。

这让她很是焦虑,她深知这将对工作造成隐形却巨大的影响,间接地也会消磨老师们的意志,使他们享受不到辛苦付出之后的获得感和价值感——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在这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损失殆尽——而这多么危险!

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她心上,促使她不能再等待,而是应该像真正的带头人一样,带领大家摆脱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走到阳光下,走到人群中。学校的一位女教师在办驾照时,驾校窗口办事员一看表格上工作单位一栏写着“邢台市盲聋哑学校”,误以为那位女教师是聋哑人,遂漫不经心地把材料扔了出来,伴随着一句冷冷的侮辱性极强的话语,“哑巴不能办驾照!”这件事不仅使女教师心灵受到重创,也在校长杨密婷心上敲响警钟。

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袤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而一个人除非自己有自信,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信心是希望的火种,往往在你摸索的黑夜里,照亮前程的路。杨密婷深知眼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建立老师的自信心,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杨密婷清醒地意识到问题所在,她绞尽脑汁想办法,但短时间内,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预期。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2010年,杨密婷调入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已经过去三个年头。当时,她已经由党支部书记兼任校长,身上的担子更为沉重。这一年的5月16日恰逢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她隐隐感觉机会来了,决不能错过。

是的,机会来了!他们没有错过!

那一年,杨密婷主动向市教育局请缨举办助残日晚会,晚会主题定为“同在蓝天下”。这是一场意味深长的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向助残日的献礼,也是向参与的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献礼,更是他们证明自我、建立信心的最好契机。考虑到经费紧张,灯光、服装、舞美、道具、运送参演师生的车辆等费用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单凭学校经费自然有些捉襟见肘。为此,她舍着面子、耐着性子、磨着嘴皮子向一些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企业化缘拉赞助。她用轻快的语气向我描述受到的冷遇,使我完全不相信她在述说一件不太明媚的事情,因为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那是经历过沧桑、滤掉了困惑的动人的笑容。当然,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理解和支持。当时,主管领导担心凭着他们一己之力很难拿下整台晚会,于是安排了几个其他学校的节目。但是,第一轮彩排之后,他完全打消了疑虑,当即决定全部选用她和她的师生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杨密婷热情洋溢地讲述着那场改变了学校及全体师生命运的晚会,就好像它刚刚落幕,四处还回荡着音乐声、经久不息的鼓掌声、师生们抱头痛哭的呜咽声。团结就是力量,全体师生齐上台,唱歌、跳舞、小品、评书、双节棍、绘画、书法……虽然没有承办晚会的经验,也不具备专业的表演能力,但并不妨碍它引人注目,吸引并感动了所有人。

晚会结束后,时任市教育局局长提出第二天就要到学校看望学生,因为连日编排节目,学校安排孩子们晚会后休息两天,局长的探访推迟到再次开学以后。待他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看到低矮的三层小楼、尘土飞扬的操场、破洞百出的舞蹈室地毯时,他沉默了,万分感慨涌于心间。当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各级领导的推动下,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建校史上最为重要的翻天覆地的改变。从2011年至2014年,四年间,宿舍楼、教学楼相继竣工。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自此,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媒体纷纷报道特教学校师生的相关事迹。这所特殊的学校,学校里那些特殊的孩子,以及照顾这些孩子的平凡又伟大的老师们终于走到蓝天下,走到人群中……他们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他们正在被认识,被理解,被尊重。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你内心苦闷吗?有压力吗?想过放弃吗?”

杨密婷校长说她经常面对这样的提问。她深知即使社会高速发展,社会文明水平极大地提升,人们对于折翼的孩子还是缺乏了解和包容。上学难,看病难,早期干预费用高昂,孩子康复训练进展缓慢……她经常陷入这样的思考,深刻认识到特殊教育是一项抢救性工程,是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标志,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想到自己从事的是天底下最为光辉最为艰难最能考验一个人的爱心、恒心、责任心的职业,她便觉得内心豁然开朗,就好像无垠的沙漠上缓缓长出绿荫,而溪流在其间穿梭,鸟儿在枝间鸣唱……

“苦闷有过,压力山大,但从没想过放弃。我只是害怕误人子弟,不能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拥有养活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这是杨密婷的回答。她一心想让这些折翼的孩子们再生出另一双搏击生命的翅膀,一心想让他们回归社会,而社会也以母性的无私和博爱接纳他们,给予他们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采访过程中,杨密婷没有过多地谈论自己,而是带我参观了整个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校史馆、党建文化展厅……在绘画室内,我看到一群身穿红色校服的孩子专注作画的样子,他们坐在有着天蓝色椅面的专用椅子上,并不因为来访者的贸然闯入而分神。知道他们正在进行毕业考试,我们匆匆退了出来。在一间教室,几个明显智力缺陷的孩子正在上课,他们不时摆动身体,目光时而游离,而讲台上的老师平静又温和。

在另一间教室里,我看到了更为使人难忘的画面,我相信这画面将永远温暖并感动着我。起先,一个胖胖的目盲的小男孩在一架钢琴前弹奏曲子,完全靠着感觉和手指记忆,舒缓,流畅,悠扬,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处美好又放松的境界。他叫李锦凯,是个意志坚强、活泼开朗、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孩子。另一个梳着短马尾、穿着黑短裙的女孩子吹陶笛的场面也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她打动我的不是娴熟的艺术表演,而是一直坦露的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她有一双只看得见黑暗的眼睛,然而她听得到自己吹奏出的乐曲,她正被这优美的乐曲陶醉着,感动着,所以她笑着,一直笑着……还有一个说评书的小男孩,说的是《三国演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选段,他略微紧张,偶有磕绊,但一点也不自馁。

“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希望,未来,他们能靠着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多好啊!”离开这间教室,在去往学生宿舍楼途中,杨密婷如是说。

而我几次三番生出抱一抱孩子们的冲动,对他们说一些鼓励的话,但最终也没能伸出双手。这是一种遗憾,我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弥补。

“我们的盲孩子能登上央视舞台,聋孩子能够开口说话,脑瘫自闭的能够生活自理,作为校长,我内心是欣慰的,也觉得生活因此有了意义。”

“比盖楼更难的是精神风貌。这几年,师生的精神风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一个都阳光向上,每一个都积极自信,每一个都乐观明媚……”

“在老师的评优评先方面,学校一贯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每一个踏实肯干的优秀教师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他们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就能更加尽心敬业地投入到工作中。”

……

即使和杨密婷短暂的接触已经淹没在生活的冗长琐碎之中,然而,我的眼前时常浮现她的静谧睿智亲和的面容,耳边也时常回荡着她那些诚恳的坚定的铿锵有力的话语。

结束采访的时候,我回望那所正被绚烂的夕光笼罩着的校园,一种异乎寻常的肃穆的感动从心底缓缓升起。